厚重的历史文化为淮阳留下了星罗棋布的名胜古迹,有史可查的达326处,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,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6处,一般文物保护单位59处。2007年10月开始第三次全国文物,境内新发现庙、寺、庵、堂、碑刻、遗址、建筑等1209处,其重要的达718处(含重要近现代建筑)。编者将取其重中之重为大家逐步介绍。
黄连冢位于淮阳县城南王店乡黄连冢村西,1978年被公布为淮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民国5年(1916年)《淮阳县志》载:“在城南12里,旧产黄连故名,或以黄霸墓误。”
现冢高约12米,长宽各60米,夯土筑成,保存尚好。1970年,群众在冢南0.5公里处挖掘一王冢,出土汉代玉衣1件,大部分散失,仅余20多片,已收馆藏。
黄霸(公元前130年—公元前51年),字次公,汉族,淮阳阳夏(今河南太康)人,西汉大臣,事汉武帝、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。
黄霸自幼攻读法律之学,少有大志。汉武帝末年,捐官出仕,先后任河南太守丞、廷尉正、扬州刺史、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。汉宣帝五凤三年(前55年),出任丞相,封建成侯,总揽朝纲社稷。
甘露三年(前51年),黄霸去世,谥号定侯。黄霸善于治理郡县,为官清廉、外宽内明,文治有方,政绩突出,后世常将黄霸与龚遂作为“循吏”的代表,并称为“龚黄”。
黄霸当年是否埋葬在这里,还有待历史学家深入考究,但此处在很多年前就有为纪念他而建的定候祠确实不虚,而定候祠后面的大冢也是很有力的证明。
2016年6月23日,韩国黄氏宗亲祭祖团一行近百人曾到黄连冢拜谒先祖,体现出天下黄氏一家亲,天下黄氏血肉浓的感人场景,再久的离别和失联,只要根和祖坟还在,游子终会归来!
关注淮阳旅游 尽享美好生活
图/周云昌 朱增祥 玄子
文/编辑/玄子
若有侵权 告知清除